标准的编写不只是几个重要的环节节点,标准的评审也不只是短短几个小时的会议评审,会议之外更需要时间调研了解,将智慧充分应用到标准制修订全过程中去。
编制组应至少在送审前一周时间将文件发至各技术专家提前阅读,专家应充分研读标准,全面了解标准编制前因后果,尽到专家职责,提出具有专业性及建设性的意见,不做表面及会议现场工作。
一、增设固定技术专家全程指导标准编写
一个标准宜尽可能固定配有两名该专业领域内高技术人才专家,参与标准编制全过程中去。参与标准编制并不是参与编写,而是实时为编制标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方向性的参考,来保证标准编写质量,以及保证与其他标准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。参与全程指导的专家应与编写组密切联系,实时沟通标准问题。该类技术专家非技术审查专家,不需要参与标准相关评审中去。
二、增加现场表现考评并保持少数相同专家参与
标准各种审查中去对技术专家加强现场表现考评,记录其在标准评审过程中的表现,对于表现优秀的专家进行复用。在标准任意阶段的会审或函审,应固定几位优秀技术专家参与标准的每一次审查,这些专家会议时可对某些问题进行解释,亦可对某些结论进行诠释,避免在同一问题上的讨论,提高效率。
三、技术专家应具备的专业素养
技术专家应由责任心强、善于沟通、技术全面、工作严谨、行文规范,熟悉标准化工作流程和规则,具有专业性和代表性的技术人员担任。专家应懂得拒绝,当自身并不适合审查某些标准时,应及时拒绝,释放资源。
标准审查是全体审查专家组的事情,并不单是审查组组长一人的事情,应该表决而不是一家或几家之言,杜绝一言堂;其他各审查专家也应积极勇于发言,提高责任心,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,不要因为不同意见或其他顾虑而放弃不同见解,避免做透明专家或只发表寥寥数言。
四、加强对技术专家标准化知识培训
技术专家应具有标准化文件编写经验,熟悉相应专业领域技术,能够对标准技术内容和意见处理情况提供技术指导,确保对专业条款审核的深度和覆盖面。加强对技术专家的标准知识培训,确保审查资料的完整、客观、真实,不得增加、减少、遗训,为参与标准审查奠定基础。
PS:如何评价标准的水平
综上所述,专家的评定标准可能因领域、行业、地区、时间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一般来说,专家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有着比较高的评定标准:一是深刻的见解。专家应该具有独特而深刻的见解,能够给人带来启发和启迪,能够让人学到东西。二是扎实的理论知识。专家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,来自于认真扎实的学习,来自于深入实地的实践,来自于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。三是出色的表达能力。专家应该具有出色的表达能力,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,让人易于理解。四是广泛的知识面。专家应该具有广泛的知识面,能够在特定领域内拥有深入的研究和见解。五是实践经验。专家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,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解决实际问题。六是专业的素养。专家应该具有专业的素养,包括对论文的重视、专业的呈现方式等方面,能够给人带来专业的印象。